4月17日上午,陕西省委宣传部、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“持续深化‘三个年’活动、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”系列新闻发布会,西安市委常委、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杨建强,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薄盛春,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军平,西安市科技局局长陈默出席,并介绍情况。
2024年全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.6%、净增1307.02亿元,突破1.3万亿元大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2.37亿元 土地出让收入1115亿元,化解隐性债务1040亿元,完成保回迁投资1040.54亿元,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攀升。
2025年,省委、省政府发出了持续深化“三个年”活动聚力打好“八场硬仗”的动员令,西安市全面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聚力做大增量、盘活存量、提升质量、防范变量,着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,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更大步伐。
一是综合施策,稳定经济增长。
确保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.5%左右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.5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%左右。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,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%和7%。今年1-2月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.4%,规上工业总产值1489.97亿元、增长18.5%,进出口总值671.7亿元、增长6.6%。
二是抢抓机遇,激发需求潜能。
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硬仗,全年计划投资5500亿元以上。加大精准招商力度,出台重点产业发展及招商指南、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,招引落地500个亿元以上项目,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800家。打好提振消费硬仗,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,接续开展汽车、家电、3C数码、电动自行车、家装厨卫5大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,一季度累计发放补贴13.4亿元,带动消费113.7亿元,惠及消费者180万人。
三是创新驱动,培育发展动能。
全面抓好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项任务,扎实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,年内开工建设先进阿秒激光设施,分子医学转化中心主体封顶,建成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。支持西安交大建设西部创新港、西工大建设科创新区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设信息港、西北大学建设未来科创城,促进校地、科研和产业融合发展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全覆盖,支持龙头企业组建10个创新联合体和15个概念验证中心、中试验证平台,新增规上高新技术
企业300家,技术合同成交额4700亿元以上。打好重点产业链链群建设硬仗,实施工业倍增计划,加快44个产业片区开发性实施规划编制和土地整备,推动7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,六大支柱产业规模过万亿。
四是深化改革,扩大对外开放。
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、国资国企、财权事权改革,开展市场准入、金融服务、市场竞争、工程建设招投标等改革,持续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。深化中国—中亚西安峰会成果,打好外贸拓展硬仗,推动中欧班列“枢纽对枢纽”多点升级,提升通道商贸物流集成能力,深度参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,加快建设中欧班列经济圈,西安国际港年集装箱吞吐量60万标箱以上,空港客、货运吞吐量分别达4800万人次、30万吨。创建国家级数字服务出口基地,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,布局建设海外仓,助力企业“出海”。
五是规划引领,推动转型发展。
加强39.2万亩“五类用地”分类管理和盘活利用,用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政策。建成“地下一张网”“地面一张图”耦合平台,开展团结、幸福林带、张家堡等5个重点片区更新示范试点,加快实施燃气、供热等7个重点领域322个安全能力提升项目。
六是体系推进,提升城市能级。
实施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工程,开工建设绕城高速扩能改造、城市环线、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、西南二环立交、广运潭大道跨绕城高速等工程。地铁15号线一期开通运营,加快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报批。实施81条道路微改造,打通8条断头路,完成幸福路北延伸、雁塔路立交改造工程。
七是传承文脉,增强文化软实力。
建立大遗址保护和城市融合发展新模式,提升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水平。推进小雁塔世界遗产保护片区综合改造和展示能力提升,建成碑林博物馆新馆。推进大唐不夜城两侧商业优化盘活及太古里、长安十二时辰二期等项目建设。开行中国—中亚人文旅游班列,建设市内免税店,深化“文商旅体娱”融合发展,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。
八是夯实基础,守牢发展底线。
全面完成秦岭山水工程建设和核心区搬迁复绿,统筹推进秦岭文化展示中心、大熊猫繁育科研基地建设和野生动物园功能提升 强力推进大气、土壤、水污染源头治理,有序实施燃煤电厂关停和替代。办好10方面30件为民实事,完成“保回迁”安置项目148个以上、回迁群众6.47万户。